(原标题:达索系统张鹰:中国的创新潜力是推动全球创新战略实施的关键)
11月1日,法国软件巨头达索系统和中南建筑设计院的合资公司——中达数字技术(湖北)有限公司(下称“中达数字”)正式开业。这家合资公司的成立,旨在从双方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以本地化适配更好地赋能中国城市与建筑行业的数智化转型,成为新时代中法合作典范。
过去两年时间中,达索系统频频与中国企业、地方政府达成合作,以合资公司和创新中心、研发中心的方式,为中国的市场投下坚定一票。比如,今年5月,达索系统即与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正式合作签约,在宜宾设立了动力电池仿真及智能制造创新中心。
达索系统大中华区总裁张鹰表示,近几年来,中国旨在通过新的改革举措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了新的跃升。
这种创新的主导作用不仅推动着新兴产业发展,也使建筑、汽车等已经成熟的产业涌现大量新的机遇。为此,达索系统也在中国投入建设了多个相关创新中心和研发中心,以此充分融入中国市场的创新体系。这些中心不仅将服务达索系统本地客户,更为其全球创新战略提供了重要支撑。
张鹰说,通过设立创新中心、研发中心等投资举措,达索系统实现了研发与创新的本地化。一方面,这些举措可以帮助达索系统更好地理解中国本地客户的现实需求,并且快速响应;另一方面,还可以使达索系统与更多创新企业开展本地化合作,打造中国的最佳实践范例,进而在全球范围内复制推广,让“中国智慧”走向世界。
|对话|
经济观察报:今年5月,达索系统在宜宾设立了动力电池仿真及智能制造创新中心,能否介绍一下该中心设立的目的?
张鹰:在今年5月举行的2024达索系统数字能源研讨会上,我们与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在四川省宜宾市正式合作签约,依托宜宾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基础,以及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在动力电池领域强大的垂直整合能力,在宜宾三江新区实施动力电池仿真及智能制造创新中心项目。该合作项目,旨在立足动力电池产业,打造智能制造体验展示、研发设计公共创新、按需工程服务、工业仿真验证、智能制造人才培育和科创孵化、产品培育六大平台。
我们的远景目标是,将达索系统宜宾创新中心打造成达索系统全球电池与新能源行业离岸研发中心和众创众包服务平台。该中心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源源不断地承接全国乃至全球的动力电池与新能源工程项目、制造项目和零部件寻源项目,打造研发创新型城市,支持宜宾市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达索系统始终坚信,中国智能电动变革下的新能源领域有望实现可观增长。
经济观察报:达索为何在华设立创新中心?近年来,不少外资企业均在中国设立了研发中心、创新中心,从你的观察来看,原因是什么?
张鹰:通过设立创新中心、研发中心等投资举措,达索系统实现了研发与创新的本地化:一方面,这些举措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本地客户的现实需求,并且快速响应,更具针对性地在3DEXPERIENCE平台的基础上重点研发满足中国客户需求的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解决方案的适配性与领先性,以更多样化的形式扩大在中国市场的覆盖面。另一方面,这些举措也可以使达索系统与更多创新企业开展本地化合作,打造中国的最佳实践范例,进而在全球范围内复制推广,让“中国智慧”走向世界。
中国始终致力于创造一个更加开放、更具竞争力的市场环境,中国市场独特的创新氛围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为包括达索系统在内的外企提供了无限可能。在过去近20年里,中国经济逐步转向高质量发展,制造业和科技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成为主要趋势,这推动了中国市场对高科技解决方案需求的广泛增加。
经济观察报:最近几年,中国市场的创新能力是否在增强?达索系统是否也受益于这种创新力量的增强?
张鹰:近几年来,中国旨在通过新的改革举措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扎根中国近20年,达索系统也受益于中国蓬勃发展的科技创新生态,不断优化产品与解决方案以满足中国市场的具体需求,包括与更多中国创新企业合作共创,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我们期望为中国市场提供高质量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推动中国企业以低碳环保、可持续的方式向数字化转型迈进。
以产销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首位的中国汽车业为例,达索系统见证并参与了中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从今年第三季度的财报来看,我们中国市场的业务凭借汽车与交通运输行业的蓬勃发展实现了令人瞩目的两位数增长。
经济观察报:达索系统的客户群覆盖多个行业,不同行业的客户今年表现有何不同?在建筑行业,是不是面临比较多的挑战?应对这些行业变化,达索系统正在产品、市场策略方面作出哪些调整?
张鹰:中国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制造业正向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发展,今年更是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的一年。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正在不断融入传统制造业,促进生产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我们也关注到智慧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
在基础设施与城市领域,也有新的机会涌现。建筑行业具备长尾属性,涉及主体众多,标准化难实现;同时,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数据不互通,数据采集难、治理难,数字化建设在短期内成效不显著,并且以碳排放大户著称的建设全流程与当前“双碳”目标不匹配。
我们今年与中南建筑设计院合资成立了数字化解决方案公司——中达数字,希望以中达数字为范本,能与更多企业展开合作。一方面,通过统一的3D EXPERIENCE平台推动建筑工程项目一体化集成管理;另一方面,提供数据驱动的虚拟孪生技术,打通设计到制造的数据通道,推动建筑行业的技术革新,提升城市规划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聚焦绿色建筑,减少碳排放,为城市居民带来更加便捷、舒适和环保的生活体验。
经济观察报:我们观察到达索系统正在和地方政府加强合作,特别是和一些中西部城市展开合作,原因是什么?
张鹰:中西部城市特有的资源优势和政策导向,与达索系统在中国的发展不谋而合,我们希望可以共同推动绿色发展与技术创新。达索系统将在已有市场版图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核心城市,带动周边产业,以合作促发展。
经济观察报:近年来,达索系统对中国市场的定位有什么变化?中国市场对达索系统的全球布局意味着什么?
张鹰:达索系统始终秉持“在中国、为中国、与中国一起和让中国创新走向世界”的策略,以长期主义视角投资中国。对我们的全球业务而言,中国的增长潜力和创新能力不仅是我们业务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推动全球创新战略实施的关键。扎根中国近20年,达索系统业务增长超过22倍,客户数量超5万家。过去五年,达索系统在中国市场的业绩实现了三倍的增长,今年也已经达到两位数的增长。同时,中国的员工人数翻了三番,达到800多人。达索系统大中华区生态系统人数(即合作伙伴团队人数)多达4000多人,并且在未来三年我们计划要将这个数字增加到1万人。这体现了我们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与关于耐心资本的承诺。
经济观察报:2025年,达索系统对中国市场的规划是什么?有什么市场侧重点?
张鹰:2025年是达索系统正式进入中国的20周年,在这一新的历史节点,我们将进一步坚持及落实针对中国市场的发展计划——“喜马拉雅计划”,以“Valueup”(价值提升)进一步加强对12大行业的深度覆盖,与头部大型企业共同打造出行业中的“灯塔项目”,推动其成为全球的“灯塔”,借助行业“灯塔”客户对上下游的影响,带动整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以“Value Wide”(价值扩展),拓宽广度上的覆盖,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同时提供云平台,助力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未来达索系统将进一步扩大在中国的投资,坚持以3D EXPERIENCE平台作为倍增器,进一步深耕三大领域(制造业、生命健康与医疗保健、基础设施与城市建设),进一步完善生态系统与扩充合作伙伴。并且,达索系统将提升对本地客户支持和服务的质量,提供更符合中国企业需求的解决方案和服务。
本文网址:http://www.yqlinks.cn/luyixian/2343009.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周口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